冬暖夏凉。梁三喜的父亲梁大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地里劳作。
家里的几亩薄田是他唯一的依靠,春种秋收,年复一年,汗水浸透了每一寸土地,
含辛茹苦将梁三喜抚养成人。
直到现在梁三喜的记忆中还能够清晰的想起当初自己成功入伍时父亲母亲眼中的骄傲与不舍,
以及那一丝深藏的期待。为了出人头地入伍后的梁三喜永争第一,
无论是军事科目还是文化科目都要做的比别人优秀,因此在队伍中很快便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梁三喜家的房子虽然简陋,但却被母亲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堂屋里摆着一张老旧的木桌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几幅年画,已经泛黄褪色。
房间的角落里有一个简陋的灶台,灶台上放着一口铁锅,旁边堆着几捆柴火。
而梁大山的房间里除了一张木板床和一个老式衣柜,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
衣柜里整整齐齐地叠着几件洗得发白的衣服,那是父亲多年舍不得换的“好衣服”。
屋前有一片小小的菜园,种着一些时令蔬菜。梁大山每天天不亮就起床,
先去菜园里忙活一阵,然后再下地干活。菜园旁边是一棵老槐树,树下放着几块石头,
那是父子俩夏天乘凉时坐的地方。梁三喜小时候,常常坐在树下听父亲讲村里的老故事,
或者看他用粗糙的手掌编筐子。每一次他从连队回家,远远的便看到了那间熟悉的土坯房,
心里都会涌起一股暖流。因为他知道,无论外面世界如何变迁,这里永远是他的根,
也是他最牵挂的地方。然而,此刻的梁三喜却无暇回忆这些。当他踏入村子的那一刻,
熟悉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周围的孩童将梁三喜围成一圈好奇的上下打量眼前穿着军装的陌生人。
好奇的开口问道:“你是来招兵的?”听到熟悉的老家方言梁三喜的心中充满了温暖和感慨。
正要开口回答的时候便看到村口榕树下站着如同望夫石般的女子,
看到女子梁三喜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灿烂。
而那如同望夫石般的女子正是早已在村口等候妻子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