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萤火小说网 > 现实情感 > 漂泊的爱_精选章节

更新时间:2025-03-13 16:47:07

精选章节

第一章 错位时空的邂逅

2002年3月15日 星期五 下午三点

北京大学图书馆三楼的社科文献区飘着淡淡的霉味。陈默蹲在木质地板上,手中的螺丝刀正与老式日光灯管较劲。头顶的铁架突然发出细微的吱呀声,他下意识往旁边一闪,一本精装书擦着肩膀砸进工具箱,金属碰撞声惊起几只灰扑扑的麻雀。

"对不起!"清甜的女声混着香樟树的气息扑面而来。陈默抬头就撞见林夏慌乱的眼睛,她白色毛衣上沾着两片银杏叶,发梢还挂着早春的雨珠。那本《傲慢与偏见》的封皮已经被工具箱里的焊锡膏染出不规则的斑点。

"我赔你。"陈默攥紧电工证的边角,塑料外壳在掌心压出红印。这是他本周第三次弄坏图书馆设备,勤工俭学的工钱怕是要扣光了。

"不用赔,是我跑得太快。"林夏弯腰捡起书,指尖抚过烫金书名,"你是计算机系的陈默吧?我看过你在BBS发的《校园网改造方案》,那个动态IP分配模型特别巧妙。"

陈默愣住了。这个总是坐在窗边看《三联生活周刊》的中文系女生,居然会注意到他这个在机房熬夜写代码的乡下人。他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解放鞋上还沾着工地的泥浆,慌忙把脚往裤管里缩。

"要不去咖啡厅坐坐?"林夏晃了晃手里的校园卡,"今天是我生日,想找个人说说话。"她的白球鞋在地板上蹭出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碎钻。

咖啡厅里飘着速溶咖啡的焦香。陈默捏着五元一杯的奶茶纸杯,听林夏说起她在北师大附中当语文老师的母亲。玻璃窗外,几个穿耐克运动鞋的男生正对着他指指点点,其中一个正是上周嘲笑他口音的计算机系同学。

"他们说我攀龙附凤。"陈默突然开口,喉咙像是塞了团棉絮。他想起昨晚给家里打电话,父亲在电话那头说:"娃啊,城里的月亮再圆,也照不亮咱村的地。"

林夏的汤匙在咖啡杯里搅出漩涡:"我爸说现在流行门当户对,可《傲慢与偏见》里伊丽莎白不也嫁给了达西?"她忽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两张中关村电子市场的兼职传单,"明天要不要一起去?听说那边收二手BP机,我们可以赚外快买正版书。"

暮色中的中关村灯火通明。陈默站在"海龙电子城"的霓虹灯下,看着林夏在人群中雀跃的背影。她的红色围巾被春风掀起,像一团跳动的火焰。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电工证,金属搭扣冰凉刺骨。

"快看!"林夏突然转身,将一个银色的摩托罗拉汉显BP机塞到他面前,"这个型号的主板我研究过,只要换个晶振......"她说话时呼出的白雾在冷空气中凝结,睫毛上沾着细小的水珠。

陈默接过BP机,指尖触到她手背的温度。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突然让他想起母亲床头的老式座钟,那些金属齿轮咬合的声音,和此刻电子元件的嗡鸣奇妙地重叠在一起。

当他们在二手柜台前蹲下时,陈默发现林夏的帆布鞋上绣着细小的蒲公英。他突然觉得,或许城里的月光,也能照亮某些人的归途

第二章 镜像人生的重叠

2002年6月21日 星期五 正午

中关村电子市场的铁皮屋顶被太阳晒得发烫。陈默蹲在"诚信通讯"柜台后,焊枪的蓝光在他镜片上跳跃。林夏举着电风扇对准他后背,T恤领口洇出盐渍的蝴蝶。

"这台摩托罗拉精英王修好了。"陈默将BP机推过柜台,金属外壳还带着体温。老板老周扔来两张百元钞:"小子行啊,比我那技校毕业的儿子强。"

林夏数钱的手指突然顿住——钞票上粘着半片银杏叶。她抬头望向陈默,发现他后颈的晒痕与衬衫领口形成鲜明分界,像被利斧劈开的土地。

"去琉璃厂吧。"林夏突然拽住他手腕,"我想买些宣纸。"她的掌心沁着汗,却比陈默常年握焊枪的手柔软许多。

琉璃厂的石板路泛着青灰。陈默跟着林夏走进"荣宝斋",檀香味混着松烟墨的气息扑面而来。她在宣纸盒前流连时,陈默注意到自己的解放鞋在地面投下粗粝的影子,与四周文房四宝的精致格格不入。

"要这种净皮单宣。"林夏指着柜台,"给我拿一刀。"店员报价时,陈默分明看见她睫毛颤了颤。掏出银行卡的瞬间,林夏的银镯子磕在玻璃柜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来吧。"陈默摸向口袋,却被林夏按住手背。她的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不像他的指腹布满焊枪烫出的茧。"这是给你买的。"林夏将宣纸塞进他怀里,"上次你说想试试在宣纸上写代码。"

暮色四合时,他们在颐和园租了条小船。陈默划桨的动作笨拙,船尾拖着歪斜的水痕。林夏忽然哼起《在希望的田野上》,惊起芦苇丛中的白鹭。

"我妈以前总唱这首歌。"陈默望着她被晚霞染红的侧脸,"不过她现在只能躺在炕上哼半句。"他的声音像被揉皱的纸团,"上次打电话,她说咱家的枣树都枯死了。"

林夏的手轻轻覆上他握桨的手:"等你成了大工程师,我们可以在城里种片枣林。"她的指尖划过他虎口的烫伤,"就像《傲慢与偏见》里达西为伊丽莎白改变的庄园。"

暴雨来得毫无征兆。陈默拽着林夏冲进长廊时,她的帆布鞋已经湿透。两人贴着朱漆廊柱喘息,雨水在青石板上汇成溪流。林夏突然从帆布包里掏出个小灵通,屏幕上是父亲发来的短信:"周末回家吃饭,有重要客人。"

"我爸要给我介绍对象。"林夏把小灵通按在胸口,"是外交部的子弟,刚从英国留学回来。"她的声音混着雨声,"陈默,你说我们是不是像两条交叉的铁轨?"

陈默从口袋里掏出电工证,金属搭扣映出两人扭曲的倒影。他忽然想起昨夜在机房写的代码注释:"当二进制遇到十进制,或许能碰撞出新的进制。"

"看!"林夏突然指向天空。暴雨间隙,北斗七星在云隙间若隐若现。陈默教她辨认勺柄时,发现她的指尖在微微颤抖。

"明天陪我去买BP机吧。"林夏忽然说,"我想给我爸发传呼。"她的白球鞋在积水中踩出细碎的涟漪,"就说女儿正在和最勇敢的骑士约会。"

第三章 非典阴影下的裂痕

2003年4月28日 星期一 清晨七点

林夏站在北师大南门,手中的体温计显示36.8℃。消毒水的气味钻进鼻腔,她想起昨夜父亲摔碎的青瓷茶杯。

"你以为和农民工谈恋爱很浪漫?"林父将一沓照片摔在茶几上,"看看他老家的土坯房,还有那个疯癫的姐姐!"照片里,陈默蹲在漏雨的屋檐下修电视,身后晾衣绳上挂着补丁摞补丁的校服。

林夏攥紧书包带,指甲陷入掌心。她忽然想起陈默总在深夜偷偷去网吧写代码,原来不是为了打游戏,而是给老家汇钱。

北大三角地的海报栏贴着停课通知。陈默在机房给服务器做最后维护时,林夏的小灵通突然响起《老鼠爱大米》的铃声。

"陈默,我在图书馆旧书库。"林夏的声音带着颤抖,"我爸他......"话没说完就被咳嗽打断。陈默冲进书库时,看见她蜷缩在《农业机械大全》堆里,白色口罩上洇着血渍。

"我带你去校医院!"陈默伸手要扶她,却被她躲开。林夏掏出张泛黄的诊断书:"肺结核,和非典症状很像。"她的眼睛在护目镜后泛红,"我爸说这是报应。"

陈默突然想起母亲咳血的那个雨夜。他跪在校医院走廊,求医生先给林夏做检查。消毒水的气味混着铁锈味,他听见护士说:"现在床位紧张,疑似病例要隔离。"

5月12日 星期一 凌晨两点

陈默裹着军大衣坐在机房,屏幕上跳动着"非典疫情实时地图"。他正在编写的隔离区通讯系统突然卡住,焊枪在电路板上烫出焦痕。

手机突然震动,是林夏的短信:"我爸把你母亲接来北京了。"陈默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想起昨夜给家里打电话时,母亲虚弱的声音:"别担心,妈能挺住。"

他冲进人民医院时,林夏正在走廊给母亲喂粥。陈默的解放鞋踩过消毒水浸透的瓷砖,看见林父站在病房门口,手中的《毛泽东选集》扉页上盖着"先进工作者"的红章。

"你母亲的病需要手术。"林父推了推金丝眼镜,"但农村合作医疗报不了多少。"他从公文包里掏出张银行卡,"这里有五万,离开我女儿。"

陈默的电工证从口袋滑落,金属搭扣在地面敲出清脆的声响。他想起林夏在颐和园说的枣林,想起她绣着蒲公英的帆布鞋。突然有护士冲过来:"302病房有非典疑似!"

混乱中,陈默看见林夏被隔离服裹住的身影。她挣扎着要摘口罩,却被医生按在墙上。最后一眼,他看见她指尖滑落的BP机,屏幕上定格着未发出的传呼:"陈默,我不怕。"

6月18日 星期三 正午

解除隔离的鞭炮声在胡同口炸响。陈默站在医院缴费处,手中攥着卖血换来的300元。护士说:"手术费还差两万三。"他的电工证边缘已经卷翘,像一片枯死的梧桐叶。

手机突然响起,是林夏的小灵通号码。他接起却听见男人的声音:"林夏在机场,她要去英国留学。"陈默听见行李箱滚动的声音,混着海关广播的嘈杂。

"告诉她,我母亲的手术费凑齐了。"陈默的喉咙像塞着玻璃碴,"还有,别让她再穿绣蒲公英的鞋子,容易脏。"他挂断电话时,发现手心全是血,原来刚才攥电工证太用力,塑料外壳刺破了皮肤。

除夕夜的雪花落在中关村。陈默蹲在电子市场门口修BP机,焊枪的蓝光映着漫天烟花。突然有人碰了碰他肩膀,转身看见林夏裹着红色围巾,睫毛上沾着细碎的雪粒。

"我把留学名额让给别人了。"她摘下手套,露出冻红的手指,"我爸说要重新认识你。"林夏递过个牛皮纸袋,里面是陈默母亲的住院押金单,金额栏写着"贰万叁仟元整"。

陈默的眼泪砸在BP机屏幕上,融化了积雪。他掏出电工证,发现里面夹着张泛黄的宣纸,上面是林夏的字迹:"达西先生,请允许我正式邀请您共进晚餐。"

第四章 破茧成蝶的蜕变

2005年11月11日 星期五 深夜

中关村创业大街的霓虹灯在陈默眼镜片上碎成光斑。他攥着刚签的融资协议,站在"星讯科技"的玻璃幕墙前,看见自己映在上面的倒影——蓝西装袖口磨得发亮,领带歪得像条褪色的红领巾。

"陈总,该去参加庆功宴了。"秘书小李递来车钥匙,保时捷的标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陈默摸了摸口袋里的电工证,金属搭扣硌得掌心生疼。

酒店包房里飘着茅台的醇香。投资人拍着他肩膀说:"小陈啊,等明年纳斯达克敲钟,你就是第二个张朝阳!"陈默笑着举杯,余光瞥见角落的林夏——她穿着素色风衣,正在给摄像机安装三脚架。

"这是我们新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星语'。"陈默将演示文稿推到林夏面前,"支持文件传输和语音聊天,比QQ功能更强大。"他忽然注意到她脖子上挂着的工牌:"电视台社会新闻部实习记者"。

林夏的手指划过屏幕上的蒲公英图标:"这个开机画面是你画的?"她的银镯子碰到鼠标,发出熟悉的脆响。陈默想起三年前在颐和园,她也曾这样抚摸他虎口的烫伤。

凌晨三点,陈默在办公室修改代码。窗外飘着初雪,中关村的写字楼零星亮着灯火。林夏抱着摄像机闯进来时,他正在给服务器做压力测试。

"城中村要拆了。"林夏摘下毛线手套,指尖冻得通红,"明天开始清退租户。"她将DV带塞进电脑,屏幕上出现10平米出租屋里拥挤的上下铺,孩子们在纸箱搭的"课桌"上写作业。

陈默暂停视频,指着某个模糊的身影:"这个修鞋匠,我妈住院时他帮过忙。"他调出城中村的卫星地图,"星语的服务器机房原本打算建在这里。"

林夏突然握住他手腕:"我们拍部纪录片吧,就叫《蒲公英计划》。"她的睫毛上沾着雪粒,"用你的技术,记录他们的迁徙。"陈默闻到她围巾上的檀香,混着中关村特有的电子元件气息。

2006年5月12日 星期五 暴雨夜

陈默站在法院门口,手中的律师函被雨水洇湿。"星语"因涉嫌抄袭ICQ核心代码被告上法庭,股价蒸发70%。他摸了摸西装内袋,里面是林夏寄来的城中村拆迁补偿方案。

"陈总,有位姓林的女士找您。"助理撑着伞跑来,"她说在琉璃厂等您。"陈默钻进出租车时,看见法院电子屏滚动播放着"互联网行业侵权案件激增"的新闻。

荣宝斋的檀香混着雨水的潮气。林夏正在挑选徽墨,白色连衣裙下摆沾着泥点。"我爸说这是松烟墨,要埋在地下三十年才能用。"她将墨锭放进陈默掌心,"就像你写的代码,需要时间沉淀。"

陈默忽然注意到她的帆布鞋——绣着的蒲公英变成了计算机二进制符号。林夏顺着他目光看去,笑出梨涡:"在城中村学的,孩子们用绣花针在布料上编程。"

他们在暴雨中奔跑,陈默的皮鞋踩过水洼,溅起的泥点弄脏了林夏的裙摆。躲进电话亭时,陈默发现她的DV机还在运转。镜头里,自己狼狈的样子与三年前在医院求医生的模样重叠。

"非典隔离时,我每天给你写一封信。"林夏从帆布包里掏出泛黄的信纸,"后来发现,那些信都成了《蒲公英计划》的脚本。"她的手指划过陈默西装上的破洞,"你看,我们都在学着用不同的方式生存。"

陈默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公司财务的紧急来电。他挂断电话,将林夏的手按在自己胸口:"星语的服务器被查封了,但城中村的数据备份还在。"他的心跳透过衬衫布料,"我想把服务器改造成公共电子图书馆。"

林夏的DV机镜头对准他的眼睛:"陈默,你知道吗?蒲公英的种子能飞200公里,比任何鸟都远。"她的嘴唇沾着雨水,"就像我们,虽然出身不同,但都在寻找自己的栖息地。"

第五章 双向奔赴的曙光

2008年5月12日 星期一 下午两点二十八分

陈默站在星讯科技大厦的第38层,手中的香槟杯映出楼下如蚂蚁般忙碌的人群。大屏幕上显示着纳斯达克的开盘倒计时,他的领带夹上还别着林夏去年送的蒲公英胸针。

“陈总,证监会的电话!”秘书的声音带着颤抖。陈默刚拿起听筒,整栋大楼突然剧烈晃动起来,香槟酒在杯中荡起层层涟漪。

“汶川发生8.0级地震!”林夏的DV机镜头剧烈摇晃,她正和同事在都江堰拍摄留守儿童纪录片。画面中,孩子们惊恐的哭喊声与建筑物倒塌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

陈默紧紧抓住办公桌边缘,目光落在玻璃柜里那本泛黄的《毛泽东选集》上——这是林夏父亲临终前托人转交给他的。书页间夹着一张纸条:“当年是我错了,去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5月13日 星期二 凌晨四点

中关村创业大街一片漆黑。陈默蹲在UPS电源前,借助应急灯的光线修理服务器。突然,一只沾满泥土的手搭在了他的肩膀上。

“星语的服务器还能用吗?”林夏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出,她的头发上还沾着废墟里的碎砖。“灾区的通讯全断了,我们需要搭建临时通信网络。”

陈默从工具箱里拿出那把用了七年的焊枪:“服务器在地下三层,不过……”他的话音未落,林夏已经转身冲向安全通道,她的帆布鞋上还残留着都江堰的泥浆。

地下室里弥漫着刺鼻的霉味。陈默打开服务器机柜,发现主板上的电容已经鼓起。“这是三年前城中村的数据备份。”他擦去灰尘,屏幕上显示着最后一次更新时间:2005年12月31日23:59。

林夏突然指着监控画面:“看!”镜头里,15岁的打工子弟小强正在教妹妹用二进制代码写“新年快乐”。陈默按下播放键,稚嫩的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室里回荡:“陈哥,等我考上大学,也要像你一样改变世界。”

5月14日 星期三 正午

临时搭建的抗震救灾指挥部里,陈默和林夏正在调试卫星电话。突然,林夏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你父亲的遗产已转入你的账户。”她颤抖着打开手机银行,屏幕上显示的数字让她倒吸一口凉气。

“用这笔钱买通信设备吧。”林夏把银行卡塞进陈默手里,“我爸说过,真正的财富是留在人间的痕迹。”陈默的手指触碰到银行卡上凸起的“林建国”三个字,这是林夏父亲的名字。

他们在中关村电子市场挨家挨户收购二手设备。当走到“诚信通讯”柜台时,老周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铁盒:“这是小陈三年前落下的东西。”里面装着陈默的电工证、泛黄的北漂日记,还有半片银杏叶标本。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修BP机吗?”林夏翻开日记,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中关村地图,“那时候我们总说要改变世界,没想到真的实现了。”陈默看着地图上用红笔圈出的城中村位置,那里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公园。

5月15日 星期四 深夜

映秀镇的废墟上,星星点点的应急灯如同银河落九天。陈默正在调试最后一台卫星基站,林夏举着DV机记录下这一切。突然,一阵婴儿的哭声从废墟中传来。

“这里有人!”陈默扔下工具冲了过去。在断壁残垣中,一位母亲用身体护住了襁褓中的婴儿。林夏颤抖着打开襁褓,里面有一部摔得粉碎的小灵通,屏幕上还留着未发出的短信:“宝贝,妈妈永远爱你。”

陈默的眼泪滴落在婴儿的襁褓上。他从口袋里掏出电工证,金属搭扣在月光下闪烁着微光。林夏轻轻握住他的手:“我们给孩子取名叫‘星语’吧,就像你开发的软件一样,连接世界的爱。”

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洒在废墟上。陈默和林夏并肩坐在断墙上,看着远处升起的炊烟。林夏的DV机镜头缓缓扫过这片土地,最后定格在陈默的脸上。

“你后悔过吗?”林夏轻声问道。陈默笑了笑,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宣纸,上面是林夏三年前写的字:“达西先生,请允许我正式邀请你共进晚餐。”

“我后悔没有早点明白,真正的归属感不在城乡之间,而在彼此眼中的星辰大海。”陈默将宣纸放进林夏的手心,“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无论飘到哪里,只要有爱,就能生根发芽。”

【尾声】

2025年3月10日 星期一 上午十点

中关村科技博物馆的“互联网发展史”展区里,陈默和林夏并肩站在“星语”服务器模型前。玻璃柜里陈列着那把锈迹斑斑的焊枪、泛黄的北漂日记,还有半片银杏叶标本。

“爸爸,这个BP机怎么用啊?”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女孩指着展柜问道。陈默蹲下身子,从口袋里掏出电工证:“这是爸爸和妈妈爱情的见证,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永远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

林夏的手机突然响起《在希望的田野上》的铃声。她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汶川地震幸存者小强的声音:“陈哥,我研发的乡村振兴APP上线了,想用‘星语’命名可以吗?”

陈默和林夏相视一笑,他们的目光越过玻璃柜,投向窗外湛蓝的天空。一群蒲公英种子正随风飘散,飞向远方。

(全书完)

  • 杨咪张萧小说(娱乐:开局和国民女神官宣了)附加+结局(张萧杨咪)全篇在线阅读
  • 揭示顾承景江纪棠孟延礼的复杂情感与命运, 血染征袍诀朱颜江纪棠顾承景小说剧情细节
  • 姜可橙萧霁白小说后续(在他的心尖下一场雪)(姜可橙萧霁白林一)小说全集在线下载阅读小说结尾_笔趣阁
  • 前传江少则黎霏小说(玫瑰在野)小说大结局阅读清爽版(黎霏江少则梁瞳)
  • 网友评论

    还可以输入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