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周丽莎和杨亦明也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分歧。
她深知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天性,
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所以,她主张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和自由,
让孩子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可杨亦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他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
只有让孩子从小接受严格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因此,
他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要求非常严格,每天都要检查孩子的作业,
对孩子的错误总是非常严厉地批评,还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
让孩子每天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几乎没有休息和玩耍的时间。
周丽莎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她深知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她担心孩子会被过度的学习压力压垮,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而杨亦明却坚信自己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他认为这是为了孩子好,
只有让孩子先吃点学习的苦头,将来才能过上好日子。是了,
杨亦明的座右铭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一次,孩子在学校参加了一场重要的考试,
成绩并不是很理想。杨亦明得知后,十分生气,在家里发起了脾气,指责孩子不够努力,
没有上进心。周丽莎则觉得孩子的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综合孩子平时的成绩来看,作为一个过来人,
她觉得孩子的考试失利可能是因为考试时的状态不好,或者其他一些偶然的因素,
不应该过分地批评和指责孩子。两人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仿佛要冲破屋顶。孩子在一旁吓得哇哇大哭,
可两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争吵已经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伤害。周丽莎看着哭泣的孩子,
心里充满了委屈和无奈。她觉得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在这一刻都变得毫无意义,
她不知道这样的争吵和矛盾还要继续多久,她...